
一、简介
柳劲松,男,博士,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2005年—2008年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企业管理专业,获管理学博士学位;2019年至今任教于公海jcjc5500。研究方向为:教育政策与管理、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、职业教育。
二、人才培养
本科生课程:教育经济学等
研究生课程:高等教育经济学等
研究生招生专业、招生方向:高等教育学、小学教育、教育管理
三、科学研究
(一)主持项目
1.2023-至今,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(中央电化教育馆)第三批智能研修平台应用(咸宁市)试点工作区项目(2025年3月获批教育部全国领航试点工作区),国家级项目;
2.2025年3月获批教育部央馆智能研修平台创新应用教研团队,国家级教研团队;
3.2024年-至今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——基于人工智能与 XR 融合的师范教育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,教技资[2024]24号,国家级教研项目
(二)代表性学术论文
1.柳劲松等.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:本土探索与实践反思[J].教育发展研究,2023(07).(CSSCI来源期刊)被人大复印资料《职业技术教育》2023年第7期全文转载
2.柳劲松等.双高”政策意蕴、院校行动偏差与矫正路径研究——基于政策生态网络视角[J].教育发展研究,2022(21)(CSSCI来源期刊)
3.柳劲松等.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获得感影响因素——基于湖北省W市西藏中学的调研[J].中南民族大学学报(社科版),2022(03)(CSSCI来源期刊)
4.柳劲松等.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投入的人力资本积累效率——基于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的DEA分析[J].中南民族大学学报(社科版),2019(09)(CSSCI来源期刊)
(三)代表性著作、教材
1.柳劲松.空间经济学视域下湖北职教扶贫研究[M].科学出版社, 2017
2.柳劲松.高校科研质量评价研究[M].科学出版社,2017
(四)科研获奖
1.课题研究报告“产业链、区块链与职业教育链三链协同稳就业机制研究”(序一,2020-2022年,湖北省委统战部,结项证书编号:ZJS2020120)获得中华职教社总社研究成果“二等奖”。
四、社会服务
(一)2021.7-2023.9 咸宁市教育局挂(任)职副局长、兼市科协副主席、第九届省政府督学;
(二)2022年主持创建获批政校行企合作研究平台——湖北双创教育与产教融合研究院并担任经理;
(三)2023-至今,主持获批教育部央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(咸宁市)试点工作区,2025年3月遴选为全国领航试点工作区。